规章制度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学 > 规章制度 > 正文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时间:2019-03-12 11:24:01  作者:  浏览次数: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面临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提高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和现实抉择,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素质教育的定位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讲,人才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着眼于长期作用、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在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模式。它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出发点,以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人的评价标准为突破口,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与创新秉赋和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

因此,大学的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重视各种能力的不断加强,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教育理念。

三、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应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前提出发,从人才培养入手,立足山西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需要,结合我校十一五目标和任务,坚持巩固基础、适应发展、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全面成才的指导思想,为社会培养大批思想道德水平高、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巩固基础就是要充分发挥我校求实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巩固多年办学形成的专业优势、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夯实我校人才产品的素质基础。

适应发展就是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大力培育特色明显、适应性强的专业,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尊重个性就是要在素质培养中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其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身做为个体的全面发展。

鼓励创新就是要把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培养学生在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三个不同的层次上都得到长足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全面成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素质培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素质教育的途径、方式

(一)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加强领导,转变素质教育观念

重视素质教育是一个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目标的过程。素质教育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高度上认识,要以此来制定可行的政策导向,并利用我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心这一阵地,扎实开展素质教育。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结合我校新修订执行的2016版培养计划,加强基础课程,以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加强计算机、外语教学。

2)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增加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方面的选修课程比重,综合基础课中的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学生必须修满8个学分,而且要求跨门类选课。

3)压缩各专业课内总学时,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增加课外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校期间须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并修完学分方可毕业。

4)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新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方法,注重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对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严格管理,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建立多级开放实验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动手实践的需求,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建设。

5)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大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力度,注重名师培养,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步伐,让学生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1)全方位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在巩固、加强原有两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挖掘校内教学潜力,利用已有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和文学艺术部的师资,担当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开设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提高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2)要大力提倡全校所有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树立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把与文化素质相关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使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我校文体优势,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发挥我校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各级团、学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组织、人员优势、依托现有阵地,发挥第二课堂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以素质教育理念统领工作思路,重新确立活动的价值观。除了将文化活动月、科技活动节、艺术教育周固定下来,还要通过人文讲座、音乐欣赏、影视欣赏、读书竞赛、辩论赛、演讲赛、校园歌手大赛、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贯彻素质教育的内容,培养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各院系要结合本院(系)学生的特点,有侧重、高质量地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课外活动,并注意不断挖掘新的活动形式。

2.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和科技文化组织建设,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的活动阵地

加强学生艺术活动中心、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学生导读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加强学生社团工作管理的前提下,重点扶持一批社团,配备指导教师,给予资金、场地的支持,鼓励、引导他们通过举办论坛、培训、创办刊物等形式,起到促进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3.强化社会实践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延伸,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适当增加社会实践中参观考察的内容。在活动中充实同学们的人文知识,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在提高活动质量中,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完善培养。进一步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力度和经费投入,保证全部在校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

(三)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行素质教育

1.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高尚的思想和信念鼓舞师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教育师生,把高等学校建设成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精神家园。

2.弘扬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展示百年老校风采。在校园内的醒目位置悬挂校训、校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内张贴科学技术领域内著名科学家、学者画像和求知成长的名言警句及文明用语;在校园内设置反映我校特色、有高度教育意义的纪念碑、纪念亭和名人雕塑,对校园内交通主干道、广场进行特殊意义的命名,宣传办学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和为学校作出贡献的现实人物的事迹。

3.将文明校园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学校要广泛开展以实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素质和学校整体文明程度为目标的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推动校园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校规校纪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文明程度,形成文化组织、文化队伍、文化制度、文体活动、文化场所、活动管理等配套的校园文化运行机制,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氛围。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是构建和谐校园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全体师生都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扎实稳妥的作风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共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沿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向纵深发展。